四大古典名著
帝王将相(三国)、
占山为王(水浒)、
学术道路(西游)、
看破红尘(红楼)
帝王将相(三国)、
占山为王(水浒)、
学术道路(西游)、
看破红尘(红楼)
这世上大部分抒情,都会被认作是无病呻吟。
能理解你得了什么病,基本就是知己。
一个普通的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绝对的奢侈品:
家庭和睦不吵架,不会为了钱发愁,
工作不累领导不事逼同事关系和谐,不担心失业,
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孩子懂事不用烦心。
这几条,样样看似普通,可随便挑出来两三点,都是奢侈品。
很多人,拼尽全力,不过是想要过普通的生活。
甜有100种方式,
一种是吃糖,
剩下99种是想你!
天龙八部别名<爸爸在哪>,
从头到尾都在认爹……
我站在一栋2层小楼的楼顶,
依稀看见有大佬在对面50层的大厦上,高谈阔论,风景独好。
他好厉害呀,但我都听不懂,我也想学习,但没有门禁卡,进不去高楼大厦的门。
2018年德国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
智商低的人大脑皮质的体积较小,神经细胞连接更为复杂;
而智商高的人大脑皮质的体积较大,神经细胞连接相对简单。
换句话说,越聪明的人,大脑中的那些不必要的连接就越少,
从而保证了大脑的高效率。
人生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活在悔恨当中,
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更努力,
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记住这个真理:现在比任何时刻都更重要,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明天的人生方向和生活品质。
不要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运动中。
青春是你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
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回头一看发现除了口号你什么都没留下。
乱世多读书。切记,切记。
给家里加湿最典型的地区就是北方了,
因为北方室外寒冷,摄氏 10 度下相对湿度有 50% 时的空气,
被暖气加热到 20 度后,这部分空气的相对湿度只有 27%。
不仅会带来大量的静电,人体也会感觉非常干燥。
文艺书的特点,是代入感很强,诱发心理体验。
说得好一点,是熏陶。说得不好听一点,是诱发和强化。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读一本文艺书都是对你心理的一次prime,改变你大脑神经的结构。
文艺的东西让你觉得很美。你若真能变得那么情怀满满倒也罢了,只是很多读书人骨子里还是那个势利的精致利己者。 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恶心。也有真文艺的人,文艺起来就成了废物。如果你真有了足够的文艺情怀,在这个世界上会活得挺艰难的。
适度读一点文艺书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你偶尔刷新一下大脑。正如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里,经常让你看一张图片,再呈现一张杂乱无章的噪点图片来遮蔽。
正如吃多了各种杂味,用文艺的漱口水漱漱口。
遗憾的是,大多数的文艺青年,都是在脸上贴一层文艺的画皮。
— <饱醉豚>
普通人读书多是没用的。
他只能记住一堆知识点,在饭桌上展示他的知识丰富。
他们的知识更像一个电子实验室,什么 零件和仪器都有,可是却无法用这些零件做一个收音机出来。
读很多畅销书是不会变聪明的。
只有阅读门槛低的书才会畅销。
你读畅销书,正如到健身房锻炼,却举一个300克的杠铃练肌肉。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欣赏流行乐不需要音乐修养门槛,也不需要思想底蕴门槛。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就是因为他迎合平庸人群的阅读快感。
一旦适应并且很享受这种阅读快感,你就无法深入阅读。
做人,要知恩图报,
一饭恩情,应当千米奉送;
滴水之恩,该当永世铭记。
风雨人生路,你给我一分,我还你十分;
你帮我一回,我念你一生!
人这一生,不求十全十美,只求无怨无悔,
不求事事顺心,只求每天开心,
不求众人喜欢,只求真心陪伴,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活得不累!
但也要努力才能回报社会, 有资源才能回馈恩人,帮助亲朋好友。
一个人富了,一帮兄弟都要把他拖下水。
喜欢随便攀亲戚、称兄道弟的人靠不住。
一个地区的人都是这样,那这个地方经济基本上没花头,做什么都是兄弟,那还挣什么钱?
最后就是大家一起穷,
现在的营销基本这么玩
—— 用场景或故事,引发消费者的冲动,再植入社交货币,好让他们发朋友圈,形成一个营销循环。
可中年人不怎么冲动,不管啥样的产品,他们都问:
这玩意真有用?值这么多钱?和别家比最便宜?
这终极三问,足以粉碎所有的营销法则。
你很难赚到我们中年人的钱。
成事的关键是拿到核心资源,
这还真只有老板或者老板身边的人才能明白。
当然打工的话,在职场要升到一定位置,也离不开核心资源
——对于有野心的职场人来说,核心资源就是搞定老板、搞定客户。
其实道理是一致的,搞定权力的出口、来钱的入口。
有些人看起来顺风顺水,
那是你不知道他们背后经历了什么。
等你了解了你会发现,
他们也没经历啥,就是运气好。
纯粹思考的时候,
只要能生存下去,
其他需求都是可有可无的,
不要让他们主宰你的意识。
— 回头是岸,则心有所依。
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戾气。
这种戾气会阻碍他获得更好的生活,令他盲目的仇视、排斥一切。
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戾气,越早摆脱它,你就越快过上更好的生活。
工作的5个阶段:
阶段1:领导画饼,我被忽悠了
阶段2:领导画饼,我没被忽悠
阶段3:领导画饼,我假装被忽悠
阶段4:领导知道画饼忽悠不了我,但还是画饼,我假装被忽悠
阶段5:领导忽悠我,我也忽悠领导
当我还是傻逼的时候,被他们那套谎言骗得热泪盈眶,义愤填膺。
你要小心这世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然后由着他们使坏。
——王朔
知识面狭窄的人一般更容易急躁,急于下结论,急于寻求确定性。
但实际上世界上大部分东西大部分时间是没啥确定性的。
只有很少的东西在特定阶段有较大确定性,
但急性子的人又会嫌它太枯燥乏味,啃了几口又想寻找下个新东西。
很多忙得累成狗的人,本质是因为自己太作。
你身边有没有很久都不发朋友圈的人?
如果不点开聊天框,似乎那个人就此从网络上消失了。
这样的人可能正在经历低谷期,已经丧到失去分享生活的欲望,正在悄悄崩溃。
而所有悄无声息的崩溃,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每次看到有人看垃圾书、听垃圾课、或是崇拜什么伪大师,我都有种冲动劝告对方,不要接触那些垃圾。
后来想想,这样的劝告除了惹人讨厌外,也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也就不说了。
有时候看在眼里,也只能憋着。
没办法,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自己负责。
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任何成见,
就算他再笨,他也能够理解最困难的问题。
但是,如果一个人坚信,
那些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他早已了然于胸,没有任何的疑虑,
那么,就算他再聪明,他也无法理解最简单的事情。
——列夫·托尔斯泰
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
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
看到机会的来临。
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
往往是准备之后你做了临时性的选择、不知深浅的决定,
正是这些准备,
让你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改变了命运。
等你若干年后回头看,
你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张艺谋
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级别人手里,做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且资源本身有时效性,半年前是好东西,半年后就什么都不是了。
从这个角度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远远不够,
更合适的说法是「机会留给配得上的人」。
这和你的见识、执行力、冒险性格息息相关。成功没有偶然。
大多数工作的意义只是为了生存。
年轻人有个很大的误区 —— 非要通过工作来追求理想、表达自我。
然而工作更多是你出卖劳动力以此谋生的事。
它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情绪。
很多人的不开心,其实是在工作上赋予太多的意义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本身是极少数。
遇到不开心,不如跑跑步、健健身先调整下心态。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个重要认知:
实现小目标和大目标的方法是不同的,
你用实现小目标的方法,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大目标。
所以你必须在设立重要目标时,给自己设立一个大目标。
升职加薪靠跳槽。
大部分上司都是渣男,
外面的什么都是香的。
面试其实和相亲很像:
大家十分警惕,注重的都是对方的缺点,没有缺点才进入下一步。
这是很理性的接触。
但恋爱这事其实是先看优点的:
对方的优点吸引你,让你萌生爱意,
你慢慢去适应和包容缺点。
这是很感性的过程。
你在网上看到的90%以上的干货,是皇帝的金锄头。
有看这些的时间,还真不如去吃喝玩乐。
不要活成挣钱的机器,
给自己留些羁绊吧
——培养一个不赚钱的爱好、
有几个胡说八道的网友、
养一只可爱的小狗、
还有多回家陪陪父母、
陪陪女人。
这是一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当你撑不下去的时候,
这些事情会给你力量,
可以说是普通人的信仰。
成年人得罪人就是得罪人了,不是一个道歉一顿饭能轻易和好的。
如果没有利益关系,这个结就是一辈子。
不过道歉认错最好不要,用一些行动表示就行了。
太自我意识的性格,会显得神经质,容易被人看低。
商业的本质
就是利用形式主义——去加工已有的东西,
然后形成全新的幻觉,然后赚钱。
利用人们的堕落,
利用人性的虚荣,
利用大多数人的懦弱,去赚钱。
形式决定本质,
而不是内容决定本质。
现在很多人的三观都被明星、主播、意领、媒体、商家所影响着。
可这些人只是为了赚钱而已,怎么可能为你的幸福着想呢?
有资格影响你三观的,
难道不应该是哲学家、科学家、伟人、英雄、智者、大师这些人类杰出的榜样?
要允许自己犯错,
人生探索本来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只要做事,就必然产生错误。
因畏惧错误而不去做事,
你的能力就会停滞不前,
这比犯错误本身代价更大。
但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智商低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无法看得进去关于人性负面的东西。
就如塔勒布所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想赢,另一种人只想赢得辩论。
就算有人故意找你吵架,你也应该掂量一下跟他吵架的利弊。
成年人不要争对错,更不要觉得发泄了情绪就是争一口气。
只有争到了实际利益,才是成熟的人真正的争气。
家里有矿选文史哲,
家里有人选经管法;
脑子特好选数理化,
啥都没有选工技医。
小明的人生中经历了:
2次千年一遇的地震,
7次500年一遇的大水和泥石流,
20次100年一遇的大雨。
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爱商和睡商。
顶级人生全部拥有,
能拥有4个就超过80%的人,
拥有2个算及格。
让自己快速成长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而是与高手过招。
仅就做事上来说,大量的人是60分水平的,这让 80分水平的人显得格外出色;
职业上成功的秘诀就是
——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拒绝和60分的人合作、
克制和80分的人合作,坚持只和90到100分的人合作。
别整天想着搞钱。
大多数整天想着搞钱的年轻人,往往赚不到什么钱。
你得先学会认真付出,提供价值,很多事情,价值到位了,时间不会亏待你的。
当然,找对人,找对行业很关键。
大部分领域的入门方式,都是”观察和模仿”,所以视频学习更有效。
对于深入学习,文字和书籍的效果可能好于视频,
因为入门以后再往上走,”理解 + 思考”的作用越来越大,”观察 + 模仿”的作用越来越小。
但是,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入门,成为专业工作者毕竟是少数。
防身术只有一种:你武器比歹徒强。
你想以一敌众,这些高手就是你的榜样:
世界摔跤冠军力道山被歹徒刺死
世界拳击冠军图伊.托马森被歹徒刺死
山东散打冠军孙矫健被歹徒打死
世界拳击冠军赛科维奇被歹徒刺死
全国散打冠军杨建芳被歹徒砍伤
武术全能冠军梅必永被邻居砍死
昆仑决冠军选手马克被歹徒刺死
活得越久,你越会发现,
真正在乎你的人很少。
你身边的大多数人,
在乎的只是你能带给他们的好处。
那些看起来稳定发放的死工资,其实是最大的陷阱。
你的工作任务量稳定,你的发展路线固定,
所以即便过了五年、十年,你的工资涨了,也总是有一个增长限额的,
但是你的生活成本是没有限额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成本只会是一路攀升;
这个时候还在拿着死工资的你,
维持生活质量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突然发励志鸡汤,多半创业了;
突然发养生健身的,多半生病了;
突然发自拍美照的,多半有暧昧对象了;
突然啥都不发,说明当领导了……
所有的一鸣惊人,都是厚积薄发。
没有一件事能决定整个人生,
没有哪个孩子是一夜长大,
没有冠军是横空出世,
所有成就都不可能是一日之功。
全都是投入,无止境的超奢侈的投入。
有些人吵架的时候很爱说,
“不要再逼我了不然我什么都做的出来”,
我很好奇如果这时候叫他现场做一盘锅包肉,
不知道他有没有办法做出来。
亲朋好友买东西,你可以给建议,
但不要替对方做决定。
谁花钱谁说了算。
哪怕你觉得性价比不高,
哪怕你觉得买亏了,
都要忍住闭嘴。
人家花人家的钱,和你没关系。
千万别好心办坏事,受累不讨好,还容易惹人厌烦。
反过来,
你买东西花自己的钱,
别人说什么你别太在意,
千金难买我喜欢。
真能创业成功的男人带着匪气,都是有血性的直男。不可能是暖男、舔狗。
成功的男人像男孩,带有少年气,成熟稳重性格缓慢的男人是当不了老板的。
成功的女孩像女人。带有早熟的特征,很早就知道自己这辈子适合干什么擅长干什么,不会到了30岁还跟个小女生似的思考问题。
人一生能遇到的真正的朋友,用手指头就可以数得过来。
玩伴这种酒肉朋友,有没有完全不重要。
你努力提升自己,多挣钱,这种玩伴要多少有多少。
通过娱乐的方式去逃避焦虑只会让人更加焦虑。
与其被焦虑折磨的痛不欲生,
不如认认真真的学点东西,
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
心里踏实了,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投名状
和人在一起做100件好事,
可能不如和人一起做一件坏事建立起来的感情关系来的深厚。
聪明人往往有个缺点,
就是凡事喜欢寻求最优解,
总想着鱼和熊掌兼得。
然而任何事情的最优解,
都是建立在特定环境之中的,
甚至只是短期的最优解。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到的最优解,
其优势就会立刻荡然无存。
大多数时候,够用就好,及格就行。
很多事还是事在人为,
没做成之前,没任何人相信你;
但做成了,不相信你的人也会成为你的信徒。
自证这条路很孤独,很寂寞,但前仆后继的大有人在。
人的价值也体现在自证这一点,
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对,
而是实现想要实现的东西。
正如人们常说,做得如何是一个水平问题。
但是,是否真诚去做,却是一个态度问题。
生活中没有侥幸,生活将以铁一般的逻辑,
粉碎任何人发自内心的背叛和疏离倾向。
—— 卡夫卡
很多时候,人的勇敢来自于没有选择。
你想在职场成功,
看那么多鸡汤成功学励志书有啥用,
你看《人性的弱点》能有啥用?
你该看《组织行为学》、《基业长青》;
想择偶想婚恋幸福,
你去研究乱七八糟的情感博主有毛用,
你去看《发展心理学》、《沟通的艺术》。
先把元认知建立,至于以后练什么,都是事半功倍。
最近把这本书看完了2遍,
感觉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
虽然有些观点我不认同,
但是还是可以解开很多疑惑,
适合想要提高效率的教师、学生阅读。
好奇心是人最珍贵的品质之一。
只有对世界好奇,你才会产生思考,而思考则会令你成长。
提问即思考。
当你能清晰的提出问题时,这个问题就已经被解决了一半。
开会、听讲座、分配任务,都可以采用这个办法。
上网这么多年,难道你们没发现,
本来就是穷者心怀天下,
达者独善其身的呀?
创造有效社交,比避免无用社交更加重要。
大家都在说不要做无效社交。
章工觉得最后节奏有点被带歪了。
社交他是一门学问,只要你去做,就是有效的,大小不同而已。
现实生活中,愿意走动勤快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自视清高之人,一旦江郎才尽,几乎都是悲情的。
普通人,你不社交,怎么掌握信息差,如何进入核心圈?
社交,别太功利就对了。
多读读书。
你作为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顶尖的大牛,
就算你单位里有,人家也根本不会搭理你。
读书是你接触顶级智者思想的唯一途径。
多攒点钱。
作为普通人,你根本没机会接触富豪阶层,
就算你老板是,但人家也不会看得起你。
攒钱到一定阶段才去考虑投资,
只吃第七个馒头你并不会饱。
我们一直在说成长,
实际上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成长的意义,
不是学会了多少知识,
不是经历了多少事儿,
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
逐渐的修补完整。
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
因为“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低效的。
而写作时如果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则是无用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最终都应该成为一位教授者。
这不是为了获取讲师的身份,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学得更好,因为“教”才是最好的“学”。
教授他人会逼迫我们通过自己的语言,
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甚至让外行人也能听得懂,
而写作的优势就在于:
它可以让我们在磨炼这项技能的路上不断调整、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
如果你了解人类大脑的基本构造,
就知道我们的大脑里同时住着“理性”和“感性”两个小人。
理性小人很高级,但感性小人更强大,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都由感性主导,也包括接收信息。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喜欢轻松愉快和简单的事情,
比如在读书或读文章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意听故事而不是听道理。
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想任何写作的人都会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
比如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
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两个小人都会很满意。
特别是讲知识、讲道理的书籍,最好不要随意堆砌抽象概念,让人感觉很高深,看得云里雾里的。
如果上来就摆图表、讲模型、说概念,或许“理性小人”没什么意见,但“感性小人”早就不耐烦了,
于是他拉起“理性小人”的手说:“没意思,我们走吧。”
“感性小人”的力气很大,所以说教式的写作很难吸引读者。
当然,我们也不能成为“标题党”,
把人吸引过来之后,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这样,“理性小人”也会不满意。
比如采用像聊天一样的方式写作就会让文章显得很自然。
很多初学写作的人都过于把写作当成一回事,
写着写着就开始说教了,
实际上,若是你把写作当成是与一位老朋友聊天,过程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你想啊,聊天是一件多轻松的事情啊,也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
你在聊天的过程中必然不能显得太严肃,不能太高高在上,也不能只顾着讲自己,
你肯定得观察对方的感受,所以好的写作就是聊天,好的聊天也是写作。
你不能自己站在11层,
然后假设你的读者站在第10层,
指望着只要告诉他第11层有哪些内容就让他明白。
你的读者站在第1层,
你必须知道你脚下踩着的另外10层到底是怎么构造的。
这就迫使你对所掌握的,
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做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
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的就越深刻。
《暗时间》
先说说费曼先生吧,他是一个很厉害的物理学家。
有多厉害?
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可是科学界目前最高的学术荣誉。
费曼先生之所以厉害,除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韧性,应该还与他独特的思维习惯有关。
……
费曼无形中从父亲那儿学会了一个很有力的学习技能:翻译,
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
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
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
大名鼎鼎的费曼技巧难道不是什么复杂精妙的技法?
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也许这就是大道至简,只是我们习惯了烦琐和复杂。
— 《认知觉醒》
一、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二、阅读是为了改变,而不是应付。
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
并输出自己的东西 —— 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
—— 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这时候就发现纸质书的好处了,经典书籍尽量不要读电子版。】
三、掌握高阶读书法。
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 思想不能停,拒绝奶头乐。
读写不分家。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
冥想
我知道你看到这个词之后心里在想什么,
我当初就是这样,觉得惊诧、不可思议。
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
冥想、打坐、禅修等似乎都是那些与世无争的人做的事。
但我建议你认真对待一下这件事,
因为它会扎扎实实地影响你的生存质量与竞争力。
稍微了解一下,你便会知道很多顶尖人物都在运用这一工具,
可以说,冥想就是一条隐藏的成长快车道。
知道秘密的人都悄悄地解锁了这条隐藏赛道,
让自己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
所以你若想更好地崛起,
不妨随我一同探视这项活动背后的秘密,
拾取这把解锁的钥匙。
我们的意识中,随时可以保留8个左右的念头。
每个念头就是一条线,我们可以把大脑理解为有8个物理线程。
当然,有一个被物理机所占用,所以我们能协调的大约有7个。
在冥想过程中,我们仅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
也就是说,让大脑中的7个线程同时做一件事,
如果其中某个线程“走神”了,把它柔和地拉回来即可。
坚持这种练习,你就能养成专注的习惯,将专注变成无意识的行为,
在不冥想时也能自动抑制思维离散,控制涣散的精神。
换句话说,“7个线程”都能在需要的时候为你所用。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
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
当然,把它看成一种健脑操(事实上它就是),
就像我们通过举哑铃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一样,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只是这种锻炼并不像肌肉锻炼那样直观,所以很多人并不相信,也不愿意去做。
但了解了这部分内容后,你现在还需要更多理由吗?
仅仅知道冥想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试试看了。
A: 我一般看到腿长的女生容易硬,这咋整啊。
B: 多看点腿长的男生?
成年人不信道理,只看结果,
谁赢他们帮谁。
如果你感到迷茫,
勤奋做事+多读书一定可以解决你的迷茫。
如果你想继续迷茫,只需要继续刷手机就好了。
市面上很多讲职场的,
教你办公室斗争、
教你各种潜规则、各种套路、教你厚黑、教你耍小聪明……
在我看来就像是教你在垃圾堆里捡吃的。
你努力学了,或许真能从垃圾堆里捡点东西吃。
可问题是 —— 为什么你非要在垃圾堆呆着呢?
郭敬明好像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存在即合理”;
但李诚儒老师教育他:“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只能说存在是有原因的”。
一定要想办法把上司变成自己的伙伴和盟友,
为上司提供好支持,
也要懂得大胆向他寻求支持和帮助。
这是职业精神的最基本项。
如果把导师当成老师,慑于威严而不敢接近,就很不好。
算法和数据结构确实重要,但不应该无限夸大,尤其是面试的时候。
我没见过药剂师面试时,还要测试有机化学的细节。这个行业的面试过程有时候很糟糕。
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意味着了解最佳实践,
成为高级工程师意味着知道何时打破最佳实践。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东西,请使用 Java。
这是一种糟糕的编程语言,但几乎无所不能。
好的代码是初级工程师可以理解的代码。
伟大的代码可以被大一新生理解。
同样是工作,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在给老板干活,所以能偷懒就偷懒,
有的人认为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锻炼自己,即使没有回报也愿意尽力投入。
仰拍的视角使图片瞬间生动了起来:
· 地面的小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 干净的天空作背景使车体更加突出;
· 车斗和前轮变大,车身高于背后的山脉,气势尽显……
车还是那辆车,但我只是蹲下来换了一个角度,就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第五帖,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 《认知觉醒》
纵观现代社会,焦虑程度最高的其实还是三十岁左右的成年群体。
这个年纪的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正好处在人生的三个关口:
一是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关口出现;
二是前浪未退,后浪追击,职业关口出现;
三是左有钱右有势,比较关口出现。
一些人浑浑噩噩地走到这个关口,突然发现家庭责任重大,职业生涯未卜,
而自己昔日的同学、同事却已经一骑绝尘。
他们猛然惊醒,各种焦虑汹涌而来,心里不断回旋着这样的悲鸣:
“来不及了!一切都晚了!怎么也赶不上了!”
即使下定决心奋起追赶,自己也很容易陷入盲目尝试、乱学一通、急于求成的陷阱,
因此,他们在看不到效果的时候就会马上放弃,最终让自己更加焦虑。
这种感觉很不好受,究其原因,就是自己陷入了成功稀缺状态,心智带宽急剧降低
—— 既有人生未知的后台程序,又有各种急于实现的多线程任务。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是很难走出来的,
因为已经没有资源来支撑他的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了。
有一种解决方法, 那就是从经典中去找寻智慧。
比如《易经》《道德经》《心经》等等,听一听,读一读,想一想,智慧火花自然浮现。
终日忧心忡忡的人,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当事人心智带宽不足,自己无力考虑长远问题,
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自觉地偏向那个最安全、最能快速见效的选项。
而在学习时不停地刷手机,会更加忧心忡忡。
恶性循环会增强负面回路,让忧者更忧。
《稀缺》一书的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曾对印度蔗农做过一次调查。
调查发现,在收获季节前,也就是他们经济最拮据的时候,蔗农们被眼前最迫切的生计所牵动,终日心事重重。
这种状态下,他们总是显得缺乏耐心、目光短浅,无论行动力、自控力、反应速度,还是智商表现都比较差。
而在收获季节之后,蔗农有了收入,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他们不仅情绪平和,也能规划长远目标并为之行动。
对普通人来说,性格是很难改变的,
不要把改变性格放在优先级那么高的位置上。
先锻炼自己的能力。
能力强了,遇到问题更容易解决,性格带来的一点缺陷就坦然接受吧。
流量是什么?注意力。
有些自媒体人写文章,总想写得面面俱到。错。
别人为什么来看?无非是有爽点和槽点。
爽点是让大家爱看,有趣、有料。
槽点就是能让大家吐槽。最好写一些反常识但又对的东西。
不能什么话都你说了,那内容干巴巴的。
没人挺,没人吐槽,就热闹不起来。
所以,有些内容是故意埋下的。
生命是个复杂的系统,好坏自有其运行之道。
《系统之美》一书的作者德内拉·梅多斯告诉我们,
世界上有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增强回路”,
它的发生就好比两个小孩子发生了争执,
一个人打了一拳,另一个人就更用力地踢一脚,
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
或许你并没有意识到,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都会收到一份礼物
—— 纯净的注意力。
不管你昨天经历了什么,经过一晚的睡眠,你的精力总会得以“重启”。
然而很多人并不把这当回事,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一头扎进奶-头-乐,然后迷失其中。
这好比把这份珍贵的礼物直接摔在了地上,
长此以往,自然就得不到命运的眷顾了。
刻意练习四要素:
定义明确的目标、
极度的专注、
有效的反馈、
在拉伸区练习。
跳过基础理论,直接实操的方式仅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说,采用这一方式,你快速达到60分的水平是可以的,
但到了中级或高级阶段,仍然需要系统学习原理,否则走不远。
正如刘传坦言:
“到了进阶水平,这种经验型的学习方法就暴露出了缺点。
比如我的创作完全靠灵感,没有方法论,灵感只能靠等。
再比如,我的大脑处理同一级和弦在不同调之间的迁移的能力很差,
同样的和弦,换一组调我就不知道怎么弹了。”
不过,反馈的规律是贯穿始终的,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能通过产出换取反馈,
你就会不自觉地去钻研探索。
> 现有的教学体系,通过大量的基础筛选出有天赋,能吃苦,肯专研的人,适合科学技术体系培养顶尖人才。
> 但是对于职业体系就不太适用了,职场需要的是迅速培养出大量的苦力工人,能干活会抄作业就行。
许三多被分配到边远的五班看管油料,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军旅生涯就会波澜不经地结束,然后退伍回家。
但是愚直的许三多决定在营房前的空地上修路。
这是一个毫无企图心的决定,却无意中创造了一个“作品”。
这个“作品”在空旷的荒地上显得格外扎眼,竟引起了飞行员的注意,
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首长耳朵里,许三多也受到了关注,
从此开始了他的特种兵生涯。